機器人首次參與2022年卡達世界盃裁判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這將是足球最大盛會歷史上的第一次。
英國《太陽報》報道稱,國際足聯主席詹尼·因凡蒂諾熱衷於在今年11月開始的世界盃比賽中引入「半自動」系統,即「邊裁機器人」(robo linesmen)。這項技術已經在國際足聯最近一些比賽中經過了測試。
而「邊裁」是助理裁判的舊稱,一直使用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任務僅限於判斷越位和界外球。但自1994年美國世界盃以來,邊裁的任務範圍逐漸擴大,直到積极參与判罰靠近他的點球。
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近日公布了卡達世界盃裁判的名單,但並未公布「邊裁」機器人,該技術仍在等待國際足聯的官方批准。
10個攝像頭
據報道,這款「邊裁」機器人使用10個攝像頭,以準確跟蹤每位球員身體上的29個定位點。報道指出,這項技術並不是當下的產物,而是經過了多次實驗,從2019年利物浦奪得世俱杯那年開始,到去年年底在卡達的8個世界盃場館中的4個體育場舉辦的阿拉伯杯,以及今年在阿聯酋舉行的新一屆世俱杯。
報道補充說,所有證據都證實,新技術判斷越位的速度比視頻助理裁判(VAR)要快得多。因此,它將於周一在卡達舉行的遲來的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年度大會上等待世界盃使用批准。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原定於3月在蘇黎世的大會被推遲至今。
《太陽報》表示,義大利人皮埃路易吉·科利納(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批評了「越位機器人」的使用,並認為裁判和助理裁判「仍然負責在比賽場地上做出決定。他表示,「這項技術只會給他們一定支持,讓他們做出更快、更準確的決定,尤其是在越位判斷非常困難的時候。」
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在連續的訓練中對世界盃裁判進行了培訓,使他們能夠自主做出判罰決定。
世俱杯上的越位自動判罰
通過「邊裁」機器人的越位自動判罰在今年的阿聯酋世俱杯上首次正式亮相,這次官方試驗證實了該技術的決策速度遠超視頻助理裁判的速度。它能夠通過現代技術跟蹤球和球員的位置,在半秒內告知視頻助理裁判存在越位行為。球和球員的位置是判斷越位的主要決定因素。
非常簡單地說,足球比賽規則第11條規定,一名球員在他的隊友踢球或觸球的那一刻處于越位位置,當球反彈給他時,無論是從立柱、橫樑還是對手那裡,他有干擾比賽的行為或與對手進行激烈對抗,或者抓住機會利用越位位置取得進球時,他將受到處罰。
為了啟動越位自動判罰,球場邊線上需要平行安裝攝像頭,用於捕捉球和球員的運動,該技術使用每個球員身體的大約29個數據點創建3D模型,然後判斷球員身體的任何部位是否越位,這看起來就像電子遊戲一樣。
裁判界的新時代
正如在比賽中使用黃牌和紅牌是裁判界的重大轉變那樣,越位自動判罰代表了繼視頻助理裁判之後裁判界的一個新時代,它能比視頻助理裁判更快、更準確地確定是否存在越位,減少可能改變比賽結果的越位判罰錯誤。
「這個數據源可以通過改善(越位)決策和提高客觀性對比賽產生積極影響,」國際足聯足球技術與創新總監約翰內斯·霍爾茨·穆勒說。
體育數據公司Stats Perform的首席科學家帕特里克·盧西博士告訴《福布斯》:「國際足聯在使用使用越位判罰技術方面的做法是正確的。」
人工智慧
他補充說:「人工智慧用於給出準確的測量值,並創建過去必須手動繪製的越位線,這消除了人為錯誤,但這並不意味著人為因素完全不存在。裁判或助理裁判可以通過人工智慧創建的圖像,立即知道一名球員是否越位,裁判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來決定球員是否干擾比賽,或者根據其他原因決定進球有效還是無效。」
盧西博士解釋說,這種方法結合了「讓人類做人類真正擅長的事情和讓計算機做計算機真正擅長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科利納說這不是「自動越位判罰」。
作者指出,雖然電視轉播無法提供當事人做出準確判罰所需的實時跟蹤技術,但人工智慧可依利用電視轉播生成實時統計數據,包括預期進球數、球員在場上的可能位置,這將通過過去20年球員的數據與機器學習演算法估計不在屏幕上的球員的位置來實現。